9月17-23日深圳羅湖美術館閉館安排!
閉館原因:因展館維護、施工、布展
閉館時間:2020年9月17日(周四)至9月23日(周三)閉館七天
開館時間:9月24日9:00恢復開館
展覽預告:將展出“空間的再造——深圳首屆抽象藝術展”。
參觀方式:
1、采取電話預約的方式入場,預約名額為每天每個時段各30人。
2、觀眾需通過羅湖美術館咨詢電話0755-82340049進行實名制預約,可從開放的四個時段選擇其一到館參觀。
3、電話預約時告知參觀者姓名、電話及預約時段,預約名額先到先得,額滿即止,不再補充。(溫馨提示:預約電話接聽時間為周一至周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,需提前一天預約)
深圳羅湖美術館簡介:羅湖美術館是羅湖區重要的公共文化機構,前身為“羅湖創意文化廣場”,建成于2007年,2017年2月,美術館正式作為政府公益性場館免費向市民開放。場館分為展館和戶外廣場兩部分,占地面積8698㎡,建筑面積3848㎡。現有符合國際標準的展覽廳6個,學術報告廳1個。主要開展各類展覽、公共教育、藝術收藏和學術研究等活動。常設品牌活動有深圳國際水彩畫雙年展、深圳國際攝影周、“雙城墨韻”書法聯展、“美的熏陶”系列公教活動等。
文章來源官方平臺,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!不做任何商業用途。

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《廣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關于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疫情防控實施提檔升級措施的通告(第26號)》,該通告明確,第130屆廣交會將于10月在廣州舉行,為確保本屆廣交會順利舉辦,決定從即日起至10月20日實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檔升級措施。

5G的出現給很多行業帶來了新的變化,現代是網絡時代,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僅僅局限于單一方式了,更多高科技、高智能的溝通方式,近日,海南未來為推動5G建設發展,省人大代表張濤提交了《關于加快推進全省5G商業化應用的建議》。為推動5G建設發展,提出六點建議。

對于那些有歷史記憶點的物品、事件、人物,我們都不應該遺忘,2020年是我們向小康社會邁進重要時刻,時代在進步,歷史一定不要遺忘,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進程中形成的鄉愁文化,應當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源泉所在、靈魂所在。近年來,很多有特色、有歷史遺跡的鄉村在政府的投資和領導下,通過建設民俗家風展廳、村史館、修鄉鎮志和村史等方式,傳承優秀的村風、家風,讓鄉愁文化得以延續。不管是村史館還是民俗家風展廳,一件件物品承載著一段段歷史,一幅幅圖片記錄著一個個進程,一處處實景濃縮著一縷縷記憶,成為村民們傳承歷史文化、促進鄉風文明、承載鄉戀鄉愁、提升村民素養的新高地。

綠色環保與可持續發展:在展臺布置上,展會將強調綠色環保理念,使用可回收材料和節能設備,減少對環境的影響。

疫情的出現,也滋生了很多直播線上平臺,例如博物館開通了線上展廳,供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線上瀏覽,近日,羅源民族文化數字云平臺18日上線待在家里,輕點手機就可“游覽”羅源畬族文化民俗小鎮,5000多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展廳通過VR技術呈現在“云端”,畬家特產網上下單送貨到家,利用“民族+ 5G互聯網”的創新成果,打造“線上VR展廳+線下實景+電商帶貨”新模式的民族文化、經濟數字平臺。

陳李濟中藥博物館是廣州地區首家中藥行業博物館,位于海珠區廣州大道南1688號,由具有400多年歷史的“廣州陳李濟藥廠”投入1000多萬打造,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。該館除了主館展示古時制藥過程外,還有副館和廠區藥物種植參觀地。此外,館內還有多件被鑒定為國家文物的實物。

展臺搭建行業作為展覽展示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,隨著會展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日益多樣化,呈現出許多新的動態和趨勢。以下將圍繞展臺搭建行業的最新動態,從多個角度展開詳細分析。

“僑批展廳”位于中山路繁華地段,由思明區僑聯、思明區中華街道、華僑(永亨)銀行廈門分行歷時5年共同打造。僑批是海外華僑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(“批”是指書信,是閩粵方言),2013年作為民間原生態“草根”檔案文獻入選“世界記憶遺產”。廈門是我國著名僑鄉,是福建華僑出入境的主要門戶,也因此成為福建僑批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,是僑批歷史文化研究重鎮。而該展廳無疑是廈門僑批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較為全面的展示。

上海天文館(上海科技館分館)近日推出線下線下“日月魅影——日食特展”,如因地域限制,可以先在線上瀏覽,這種原創科普展覽展出形式,其線上內容的豐富和精彩程度遠遠超過了線下。
